1 粘滯性(或稱粘性)
粘滯性使反映瀝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材料內部阻礙產生相對流動的能力。液態石油瀝青的粘滯性用粘度表示。半固體或固體瀝青的粘性用針入度表示。粘度和針入度使瀝青劃分牌號的主要指標。
粘度是液體瀝青在一定溫度(25℃或60℃)條件下,經規定直徑(3.5mm或10mm)的孔,漏下50mL所需的秒數。粘度常以符號 表示,其中d為孔徑(mm),t為試驗時瀝青的溫度(℃)。 代表在規定的d和t條件下所測得的粘度值。粘度大時,表示瀝青的稠度大。
針入度是指在溫度為25℃的條件下,以質量100g的標準針,經5s沉入瀝青中的深度(0.1mm稱1度)來表示。針入度值大,說明瀝青流動性大,粘性差。針入度范圍在5~200度之間。
按針入度可將石油瀝青劃分為以下幾個牌號:道路石油瀝青牌號有200、180、140、100甲、100乙、60甲、60乙等號;建筑石油瀝青牌號有30、10等號;普通石油瀝青牌號有75、65、55等號。
2 塑性
塑性是指瀝青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而不破壞,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變形后的形狀不變的性質。
瀝青的塑性用“延伸度”(或稱延度)表示。按標準試驗方法,制成“8”形標準試件,試件中間最狹處斷面積為1cm2 ,在規定溫度(一般為25℃)和規定速度(5cm/min)的條件下在延伸儀上進行拉伸,延伸度以試件拉細而斷裂時的長度(cm)表示。瀝青的延伸度越大,瀝青的塑性越好。
3 溫度敏感性
溫度敏感性是指石油瀝青的粘滯性和塑性隨溫度升降而變化的性能。溫度敏感性較小的石油瀝青,其粘滯性、塑性隨溫度的變化較小。
溫度敏感性常用軟化點來表示,軟化點是瀝青材料由固體狀態轉變為具有一定流動性的膏體時的溫度。軟化點可通過“環球法”試驗測定(。將瀝青試樣裝入規定尺寸的銅環B中,上置規定尺寸和質量的鋼球a,再將置球的銅環放在有水或甘油的燒杯中,以5℃/min的速率加熱至瀝青軟化下垂達25mm時的溫度(℃),即為瀝青軟化點。
不同瀝青的軟化點不同,大致在25~100℃之間。軟化點高,說明瀝青的耐熱性能好,但軟化點過高,又不易加工;軟化點低的瀝青,夏季易產生變形,甚至流淌。
4 大氣穩定性
是指石油瀝青在熱、陽光、氧氣和潮濕等因素的長期綜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它反映瀝青的耐久性。大氣穩定性可以用瀝青的蒸發減量及針入度變化來表示,即試樣在160℃溫度加熱蒸發5h后的質量損失百分率和蒸發前后的針入度比兩項指標來表示。蒸發損失率越小,針入度比越大,則表示瀝青的大氣穩定性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