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煉對黨忠誠的優秀品格
“善莫大于作忠。”做一個合格的人,忠誠是必不可少的“標配”。中國共產黨人是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尤須自覺錘煉對黨忠誠的優秀品格。
對忠誠這一優秀品格的贊頌與追求,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歷史奔流壯闊旋律的主音符,也是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忠誠早已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歷史上張騫出使西域、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岳飛精忠報國等,其人其事忠昭日月,因而名垂青史、萬古流芳。古人云:“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忠則兇。”汪精衛、周佛海等人背叛民族、背叛人民,被歷史永遠釘在恥辱柱上,遺臭萬年。歷史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忠誠是中國人精神家園中永遠燃燒的熊熊火炬,照亮和溫暖著無數中華兒女的心靈,給予人們勇敢前行的巨大信心,鼓舞人們不斷邁向美好未來。
中國共產黨97年極不平凡的奮斗歷程表明:黨內各種政治問題,歸根到底就是對黨是否忠誠。忠誠既是團結一致的“聚合劑”,也是黨的力量的“倍增器”。之所以說它是“聚合劑”,是因為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89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而言,唯有忠誠才能真正統一思想,產生強大凝聚力、向心力,使全體黨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精誠團結如一人。之所以說它是“倍增器”,是因為忠誠能激發出共產黨人的強大精神力量,使之握指成拳、眾志成城,形成無堅不摧的強大合力。向內收斂愈緊實,打出的力道就愈強勁。我們黨始終保持蓬勃朝氣、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秘訣之一,就是廣大黨員始終對黨忠誠,從而保證我們黨思想上高度統一,進而上下一心、左右一體,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每一名黨員在面向黨旗莊嚴宣誓時,都發出過對黨忠誠的錚錚誓言,此乃人生大事。認真對待、忠實踐行入黨誓言,既是對黨的忠誠和敬重,也是對自己的忠誠和自重。忠不忠,看行動;誠不誠,看過程。要嚴格履行黨章規定的對黨忠誠老實的義務,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憶往昔崢嶸歲月,夏明翰、方志敏等無數先烈用鮮血踐行了對黨忠誠。今天,雖然我們黨早已成為執政黨,共產黨員也已遠離血雨腥風,但對黨忠誠是永遠不變的“魂”,必須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優秀共產黨員,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對黨忠誠,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永遠被人民所銘記、所頌揚。
不可否認,現實生活中也存在極少數黨員、干部對黨不忠誠的現象。一些兩面人、兩面派善于表演作秀;一些人不信馬列信鬼神、不為蒼生只為己;一些人選邊站隊,置黨和人民利益于不顧;等等。凡此種種,皆源于價值觀的扭曲、品格的變異。他們以功利眼光打量一切,忠誠成了其眼中的“迂腐”“愚蠢”“窩囊”。必須認識到,對黨忠誠從來不是商品,絕非用來做交換或謀私利的資本。對黨忠誠必須是純粹的、無條件的,既是政治素養層面的要求,又是具體的實踐要求。“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以自己30年深藏功與名、一心為國傾力奉獻的實際行動,譜寫了當代精忠報國的《滿江紅》,成為全國人民深深景仰的國之功臣、道德楷模,更為共產黨人作出了忠誠示范、樹立了光輝榜樣。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胸懷忠誠,就能入火海而不退縮、遇煙霧而不迷失、出淤泥而不沾染、臨誘惑而不動搖。對黨忠誠始終是我們共產黨人砥礪前行的座右銘、大義凜然的正氣歌。黨的事業要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