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防范化解風險本領須樹立四種意識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強干部防范化解風險本領,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zhàn)、抗打壓能力。領導干部身處改革攻堅發(fā)展最前沿,是應對各類風險挑戰(zhàn)的主力軍。能否主動防范、精準化解風險,事關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也決定了干部隊伍建設的成色。全面提升領導干部防范化解風險本領,不僅要從增強實操技能入手,還應注重提升思維能力,樹立四種意識,以正確的理念認知應對風險挑戰(zhàn),打好風險治理“組合拳”。
樹立全局意識,善于站高謀遠。現代社會的各種風險往往是交織耦合所形成的風險綜合體,一旦處理不當容易產生復雜難測的不可逆后果,還會造成危害的外溢擴散。在風險社會背景下,各種風險的波及范圍、轉換速度、傳播渠道都在快速增加,加之風險本身具有系統性、聯動性、傳導性的特點,形成了應對風險的難度驟增與妥處風險的時間窗口銳減相并存的境況。面對接踵而至的系統性風險引發(fā)的沖突震蕩,鑒于不同風險相互疊加、內生演化、彼此作用的現實,要求領導干部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以系統性的全局思維、整體性的通盤謀劃,做好統籌協調和組織動員,通過機構重組、人員整合、數據共享,實現更高效充沛的力量集聚、更充實完備的體制保障,推促跨區(qū)域、跨領域、跨部門的合作與治理;妥善調處全局與局部、整體與要素的關系,既統籌全局,也聚焦局部,密切關注潛藏在局部里的危機,及早消除散見于細節(jié)中的隱患,防范小風險發(fā)展成大風險,原有風險演變成次生風險,局部風險升級為系統風險;善于掌控關系全局的重大風險,把握決定性質的主要矛盾,牽好防范化解風險的“牛鼻子”,緊盯戰(zhàn)略重點,扭住關鍵環(huán)節(jié),下好先手棋,以“一子落”促全局活,贏得防范化解風險的主動權。
具備預見意識,精于洞幽察微。提早謀劃、事預則立是化危為機的經驗智慧。預見意識內蘊了對風險隱患的敏銳感知,對事物規(guī)律的深刻洞悉,對發(fā)展趨勢的前瞻預判。關于預見和領導的關系,毛澤東作過形象比喻,“只有當著還沒有出現大量的明顯的東西的時候,當桅桿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fā)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并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預見意識也是領導者必備的思維能力之一。倘若不能主動預見、提前預判、科學預測,風險一旦發(fā)生就會帶來極大被動,甚至引發(fā)連鎖反應和“蝴蝶效應”。對領導干部來說,就要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謀定而后動,努力“跳出風險看風險”,避免陷入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的視野偏狹和認知盲區(qū);做“桅桿上的瞭望者”,準確把握風險本質規(guī)律,科學預見風險演變趨勢,提前預判風險發(fā)展方向。在防范化解風險的實務工作中,堅持日常防范、研判分析與應急處突并舉,突出源頭卡控,抓好前端治理,依托有組織的力量下沉、資源下傾,做到有計劃的關口前移、防線前置,對于尚在孕育未完全形成的風險,通過料及于先的主動介入,及時將其化解,把問題隱患發(fā)現在未萌之時,將矛盾糾紛消解在基層局部;對重點領域持續(xù)存在的風險,借助精準拆彈的果斷處置,實現“慢撒氣、軟著陸”,把危害后果的程度和范圍降至最低。
培養(yǎng)底線意識,勇于極限設想。底線指的是事物發(fā)生質變的臨界點,是各項工作不可逾越的界限。作為“分界線”,守之則安穩(wěn),越之則危險。底線意識是以守住底線為基本導向,它是憂患意識的體現、責任意識的彰顯和防御意識的激發(fā)。革命戰(zhàn)爭年代,毛澤東多次強調要放在最壞的基礎上來設想和部署工作。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面對抗戰(zhàn)即將勝利的大好形勢,他列舉了可能遭遇的“十七條困難”,要求高級干部必須準備對付非常困難和不利情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衡量干部履職能力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要做到明確知曉底線,牢牢把穩(wěn)底線,堅決守好底線。對領導干部而言,要在思考謀劃、部署推進工作的全過程中,秉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往最壞處打算,做最充分準備,向最好處爭取,把難點和復雜性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種風險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況考慮得更周全一些,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在運用底線意識防范化解風險的過程中,注重預想極端情況,強化“反其道而思之”的逆向思維。近年來,在公共安全風險管理領域被廣泛應用的情景構建模型,就是致力于提高國家應對極端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具體實施中,設計應對不同風險場景的多元防控方案,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做到合理分攤風險;堅持立破并舉、“新老并存”,預留充足的安全冗余和騰挪空間,力戒犯顛覆性錯誤,牢牢守住不發(fā)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增強斗爭意識,敢于亮劍出擊。斗爭意識蘊含著強烈的責任擔當、清醒的使命憂患和高超的戰(zhàn)略智慧,是增強斗爭本領的思維指引。風險不會因逃避畏縮而自行消失,唯有敢于直面、正面出擊、迎難而上,才能消弭風險。防范化解風險是領導干部必須履行的政治責任,而具備斗爭意識,加強斗爭歷練,則是打贏這場攻堅戰(zhàn)的“金鑰匙”與“撒手锏”。在思想認識上,充分認清斗爭形勢的嚴峻性、斗爭任務的艱巨性、斗爭對象的復雜性和斗爭過程的長期性,增強洞察力、敏銳力、鑒別力,堅決防止和克服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癥;在行動策略上,原則問題寸步不讓,策略問題機動靈活,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zhàn)略定力、戰(zhàn)略判斷和戰(zhàn)術決斷、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在斗爭實踐中,樹立為保障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而斗爭的理念,把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價值旨歸和行動歸宿,在實際歷練中練就防范化解風險的鐵肩膀、真本事,不斷提高轉危為機、化險為夷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