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甩手掌柜”不當“二傳手”
2023年4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各級黨委(黨組)要扛起主體責任,把主題教育謀劃好、組織好、落實好。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謀劃、靠前指揮、督促指導,不當‘甩手掌柜’、不當‘二傳手’”。
“甩手掌柜”,本意是指自己開店卻不親自經營的店主,通常用來指代只指揮別人、自己什么事也不干的人。“二傳手”,是一個排球術語,本意是指在排球體育運動中接隊友傳球后,再傳給其他隊員強攻得分的角色。習近平總書記用“甩手掌柜”比喻那些只掛名不負責、只當官不做事、只安排不落實的領導干部,用“二傳手”比喻那些習慣將決策推給上級、將責任推給下級,自己落得“無事一身輕”的領導干部,告誡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必須堅持以上率下,切實履職盡責,抓好貫徹落實,有力提升主題教育質效。在當前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工作中,這一重要要求具有鮮明問題導向和現實意義。
開展任何一項工作,首先看態度,關鍵看行動,最終看效果。不當“甩手掌柜”、不當“二傳手”,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說,不僅僅是高質量開展主題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敢于擔當作為、扎扎實實干好各項工作的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改作風自上而下、抓落實蔚然成風,黨員干部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但也要看到,少數領導干部不擔當、不作為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只掛帥不出征”,工作推動不走心,只定政策不執行;有的以集體決策逃避個人責任,層層往上報、層層不表態;有的抱著“只求不出事,寧愿不做事”的態度,對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滿足于“知道了”“轉發了”“安排了”……這樣的“甩手掌柜”“二傳手”干部,貽誤發展機遇,損害群眾利益,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危害極大。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關鍵在領導干部帶頭、率先垂范。上面雷厲風行,下面自然不敢敷衍了事,上面干打雷不下雨,下面難保不會打折扣搞變通。如果領導干部甘心當個“甩手掌柜”、習慣當個“二傳手”,滿足于開會安排部署、下發文件,只有表態、沒有表現,只有解釋、沒有解決,就會帶頭破壞了干事創業的風氣。領導干部只有當好事業發展的“領頭雁”,做好攻堅克難的“主攻手”,緊緊錨定目標任務,全面落實重點措施,變“給我上”為“跟我上”,用“領著干”“帶著干”代替“看著辦”,才能發揮一級做給一級看的良好示范效應,形成一級帶著一級干的生動局面。
為官避事平生恥。不管是“甩手掌柜”還是“二傳手”,說到底都是不想擔當、不愿作為,缺乏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推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故事,給領導干部擔當作為樹立了榜樣。當時,這項改革是有風險的,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有些地方出現了亂砍濫伐的情況,中央暫停了分山到戶工作。多年過去了,還能不能分山到戶,大家都拿不準。后來,經過深入調研、反復論證,推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形成了全國第一個省級林改文件,2008年中央10號文件全面吸收了福建林改經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做事要有魄力,為官要有擔當”。作為領導干部,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擔當精神既非與生俱來,也非一蹴而就。徹底破除“甩手掌柜”“二傳手”現象,既需要領導干部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也需要在健全制度上持續用力。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為實干者清障、撐腰、鼓勁。對該干不干、干而不實,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依規依紀依法處理,發揮震懾警醒作用。進一步完善用人制度,讓實干者入位,激勵廣大干部爭當“領頭雁”、勇當“主攻手”,提高狠抓落實能力,真正以實干立身、用實績交卷。
|